無堿鋁硅玻璃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
發布時間:2012年12月18日 瀏覽:2611
由于成分中不含助熔的堿金屬氧化物,并且A2O3和SiO2含量較高,無堿鋁硅玻璃的熔制十分困難,玻璃中的氣泡和條紋不易排除。目前國內該種玻璃的熔化均采用鉑坩堝進行連熔或單堝生產。這種生產方式大大增加了無堿鋁硅玻璃的成本,并給異形(管材、薄片等)產品的成形帶來了較大困難,致使無堿鋁硅玻璃的運用收到了較大的限制。
為了解決上述問題,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對鋁硅玻璃品種和產量的需求,建立規模經濟——提供產量,降低成本,成為該玻璃應用開發的發展趨勢。
要形成規模經濟,首先應解決規模生產的熔窯問題。波歇爐是八十年代法國Bussy發明的一種可連續、也可間歇生產的新型高溫電熔窯,。該熔窯為一金屬罐體結構,用未完全熔化的配合料保持較低的爐頂溫度,以冷淋態玻璃為池壁內襯,免除了耐火材料與玻璃液的直接接觸,解決了高溫狀態下耐火材料的侵蝕及玻璃液的污染問題。波歇爐采用電極加熱,爐內形成電阻發熱區,玻璃液從中心高溫區向外側回流,中央溫度可達2000℃,完全滿足難熔玻璃對熔制溫度的要求。目前國外許多廠家已采用該熔窯熔制無堿鋁硅玻璃。
除需解決熔制手段外,要形成規模生產還需加強對類玻璃工藝性能的研究,在成分鐘不引人堿金屬氧化物的情況下,通過堿土金屬盒稀土金屬氧化物降低玻璃的熔化溫度,調整玻璃的料性,以此降低玻璃熔制和成形時,對熔窯、耐火材料和成形工藝的技術要求,從而提高規模生產的玻璃質量創造條件。